三秋桂子香,重阳老人乐。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作为文献名邦的余姚,城区各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对这个节目自然格外重视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,他们都为老人准备了什么活动吧。
守得盛世享永年
重阳节当天,舜星银苑老年公寓里,传出阵阵欢声笑语。在兰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组织下,老人们系着围裙,兴高采烈地学做包子。待包子出笼,舜星老年学堂和兰江社区教育中心各学堂的文艺队也已盛妆待场。老人们就像过年一样,整整齐齐地坐在礼堂里,工作人员把热腾腾的包子送到老人们手中。在赵院长热情洋溢的祝福声中,主题为“九九重阳、浓浓关爱”的文艺活动开始了。《春暖花开》《梅花赋》《我和我的祖国》……,演员们绚丽的衣裙,曼妙的舞姿,灿烂的笑容,和着或磅礴或深情的音乐,舞出了盛世太平,舞出了佳节喜庆。当耳熟能详的越剧《九斤姑娘》一上场,老人们更兴奋了。顾不得咀嚼手里的包子,跟着节奏头一晃一晃地轻轻唱了起来。
93岁的张守年老人,满头白发,精神矍铄。好学的他,还在舜星老年学堂学习书法。他写得一手好字,还是折纸高手。做包子,擀面,夹馅,拢口,一顿行云流水的操作,一个漂亮玲珑的包子已经摊在他的手掌心了。这位世纪老人骄傲地翻出他手机里保存的书法作品给我们看。还指着“龙腾盛世”对我们说:“往前看再没有比现在世道更好的了;往后看日子更会越来越好。”兰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李老师说:“老人家,那是您名字取得好:守年,守得盛世享永年。祝您老人家长命百岁。”老人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。
此心安处是吾乡
在凤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组织下,季卫桥社区老年学堂也在热热闹闹过节。该社区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。小小的0.8公里的辖区内,就有畲族、土家族、川青族等12个少数民族,586位少数民族同胞。多年安居乐业,余姚这个温情的城市,给予了这些异乡来客物质的丰润和精神的滋养。今天,凤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王曜滢老师特地组织活动,教他们做汉人的养生工具:艾草锤。
授课老师先给大家讲了一下艾草锤的养生方法和好处:可以安神理气,疏通经络;可以祛湿散寒,促进气血运行等。然后,她打开视频,教大家先对照一下自己的材料包,跟着她一步一步操作。老人们都是针线高手,掌握了方法后,药草锤就慢慢在他们手里成型了。畲族阿姨兰翠仙已是余姚老居民了。20岁就嫁过来的她,一口余姚方言已说得难辨真伪。她拿起锤子捶打了两下肩颈,高兴地说:“这下好了。以后让我孙子每天给我捶背去。”
但教白发有余欢
兰江街道和凤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还为老人们组织了中医养生讲座,普法讲座,烘焙、插花等活动。另外,阳明街道和梨洲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联合社区综合文明实践所,也为老人们组织了插花、义诊、老少趣味运动等活动。为了让社区的老年人过一个幸福的重阳节,可把社区教育中心的老师们忙坏了。他们说:“只要老人们喜欢,忙也是值得的!”